您现在的位置: 发奋学习网学习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导学案

发奋学习网| http://www.ff70.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气:144次| 12-21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导学案

语言积累与运用 1、《左传》相传是     时期       所作,是根据   史写的      体史书。 2、解释加点的词。 肉食者谋之      衣食所安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必以情          神弗福也        齐师败绩         小信未孚 遂逐齐师        既克            又何间焉         公将鼓之  3、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古义             古义             古义             古义 鄙             牺牲              狱               再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4、总结“之”“以”的用法:    小大之狱                      必以分人 之                            以 何以战? 公与之乘                      必以情 5、翻译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式:“必以(之)分人” (3)倒装句式:何以战?(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课文感知 1、思考: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课文围绕这一关键词语为我们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中心人物是谁?   2、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                                                   一条是                                                    3、说出两个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借助注释、工 具书自学,小组同学互评、互补。   在听读时,注意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以及停顿不对的句子。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培养语感
曹刿论战2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1.12.15 使用时间 12\19
学什么 怎么学
课文分析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反映了鲁庄公怎样的观点认识?   4.第二段中曹刿所说的两次‘可矣’和‘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指挥作战的什么特点?   5.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那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 战前                。战中            ,战后            。 曹刿 有政治远见,战前                 。战中                    。 6.在战前准备阶段,曹刿两次否定鲁庄公的答话意在强调什么?   7.战前对话中,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直到庄公认识到以‘情’治‘狱’的重要性,曹刿才给予肯定。由此可以看出曹刿具有怎样的作战观念?   8.在学习本文时,有同学质疑,乡人劝阻曹刿的情节似乎作用不大,删去此处,文章内容会更集中,你对这个问题持有怎样的看法?   9.【孙子兵法】中有言‘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请找出文中表述这种战略思想的句子。   10.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记述这样一桩有始有末的战争故事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   11.本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血肉饱满,奕奕动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从曹刿身上汲取些什么?   12.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在你看来,弱小的齐鲁之所以能战胜强大的齐国的原因是什么?   13. “夫战,勇气也”说的是勇气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勇气”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巩固拓展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参考译文: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败它的士气;对于敌人将领,可以动摇他的意志。因此,初战时,部队士气高昂;经过一段时间后则逐渐懈怠;到战斗后期,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士气旺盛的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进攻,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用我方的严整有序,对付敌方的混乱无序;以我方的沉着冷静,对付敌方的躁动不安,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用我方的靠近战地,等待敌人的远道而来;用我军的安逸从容,对付敌军的疲劳仓促;用我军的粮饷充足,对付敌军的饥饿不堪,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用兵方法。不要去截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不要去攻打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变的用兵方法。)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公将之              (2) 望其旗    (3)三军可夺        (4)朝气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乙文中的中心句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如果觉得《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导学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年级语文 曹刿论战
Copyright © 学习资源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页提供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导学案,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