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奋学习网学习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 3.12《谈中国诗》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3.12《谈中国诗》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发奋学习网| http://www.ff70.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人气:554次| 12-21
高中语文 3.12《谈中国诗》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媲(pŒ)美 空泛(f„n) 焚膏继晷(gu‹) 压轴(zhu)戏
B、腐(f“)化 笑靥(yè) 茅塞(sˆ)顿开 麻(mā)麻亮
C、狡黠(xié) 颦蹙(c”) 命运多舛(chuƒn) 文绉绉(zhu)
D、精髓(su‹) 赝(y„n)品 自怨自艾(yŒ) 角(ju†)斗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彗星  白炽灯  一蹴而就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羡妒  入场券  如雷灌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  辨证法  轻鸢剪掠  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殚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流、购物上的不少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不少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B.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C.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
D.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在中国的章回小说中,每回结束必写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难道作者不怕这样一下子把读者从故事里拉出来,明白这故事原是他编造的吗?
同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的全部\'夜战\',竟然都是在灯火通明中进行的。为什么没有观者指责这种不真实已经近乎荒唐,反倒看得更加津津有味?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神骏,几个打旗的龙套便是浩浩三军,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西方人面对这些可能惊奇莫解,中国人却认可这就是艺术的真实。
中国艺术家为什么敢于如此大胆地以假当真,将读者与观众\'欺弄\'到这般地步,非但不遭拒斥,反而乐陶陶地认同?我想,中国的艺术家更懂得读者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假定这是真的。
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作真实的事件,把一幅画当作真实的景物,把一出戏当作真实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
西方戏剧家从易卜生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在努力使演员进入角色,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忘掉自己,舞台不过是\'四面墙中抽掉一面\'的生活实况,观众好像从钥匙眼里去看别人家中发生的事;然而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刚好相反,《空城计》中诸葛亮唱完后,轮到司马懿唱时,诸葛亮可以摘掉胡子,用手巾擦擦汗,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因为他完全清楚观众知道这是唱戏。戏是假的,只有演员的艺术水准和功夫才是货真价实的。这样,东西方的剧场也就截然不同。在西方的剧场里,观众不敢响动,甚至忍住咳嗽,怕破坏剧场的气氛,影响真实感;但在中国的剧场里,观众却哄喊叫好,以刺激演员更卖力气。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剧场高潮往往比戏剧更能得到满足。
西方的古典画家同样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他们采用焦点透视、光线原理与人体解剖学来作画,尽力使观众感到物像的逼真如实,而中国画家却用墨色描绘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了表达的自由,他们将泰山松、黄山云、华山石、庐山瀑超越时空地集于一纸,这种透视不是依据眼睛,而是依据心灵(现代美术理论家称之为\'散点透视\'),他们甚至还把诗文图鉴都搬到画面上来,与画中种种形象相映成辉。因为中国画家知道观者要看的,不是生活中有的,而是生活中没有的。比如画中的意境、品格、情趣以及笔墨的意蕴。
至于小说,更是如此。
西方的小说家着意刻画他笔下人物皮肤的光泽、衣服的质地与眼神种种细微的变化,努力把他的读者导入如实的感受和逼真的情境中;中国的小说家则只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熊腰虎背,声如洪钟,力能扛鼎\'之类的套话来形容一位美女或英豪。因为中国的小说家知道读者更关注的是这些人物超乎意料的行为,以及故事怎样一步步更牢牢地抓住他们向前发展。
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与观众需要这么做。
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价值。
5、第三自然段\'欺弄\'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在文中的意思是 。
6、概括中西方小说家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
西方小说家:         ;
东方小说家:         。
7、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结合全文,理解\'背道而驰\'在文中的含义。
8、选出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两项(  )
A.这篇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作者认为,中西方艺术家在处理真实性方面,可谓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B.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中国艺术家以假当真,抓住了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心理。
C.中国观众常沉迷于戏剧的高潮,哄然叫好,相比之下,西方观众看戏则要冷静、理智得多。
D.\'散点透视\'就是依据心灵,超越时空,追求艺术真实。
E.艺术,要表现生活中没有的东西,这是神话小说、科幻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9、下面几句话透露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中微子的质量很小,其宇宙意义却很大。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极大部分(90%)物质皆为所谓暗物质。它们是什么东西?科学家至今未搞清楚。而中微子在宇宙中的数量十分巨大,即使如此小的质量,其总质量足以超过目前已知的星系质量的总和。宇宙暗物质之谜,因此将局部揭开。


www.ff70.com

10、以\'对严寒失去了戒备\'为开头,重组下面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如果在各种宣传活动中,专家们不是忙着对暖冬做锦上添花式的一次次论证,而是多一点全面、通俗的科学解释、善意的提醒,大家对今年是\'暖冬\'的观念也许就不会这样深,以致于对严寒失去了戒备。
对严寒失去了戒备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C、狡黠(xiá)
2选C。A中诫应为戒,警惕的意思;诫,警告的意思。B中灌应为贯,贯通的意思;灌,浇、灌溉、倒进去或装进去的意思。D中的辨应为辩,缔应为蒂。
3C\'舍我其谁\'说的是自视甚高,自认极重,与\'傲气\'搭配。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 B项\'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D项\'走马观花\'比喻粗略的观察事物,含有贬义。
4答案:A。|B、\'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由于\'应放在\'公务员\'之后,或者删去;C、\'原因\'和\'恶果\'重复,应删去一个;D、只争\'冠军\',不争\'亚军\'。
5.答案:表特定含义;编造故事,以假当真
6.答案:着意细微的变化,力求真实感;粗线条描绘,侧面烘托
7.答案:西方艺术家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无论是戏剧、绘画还是小说,都力求真实性;而东方艺术则更懂得读者和观众的心理,大胆地以假当真,超越生活。
8.答案:BD
9先找中心句:\'宇宙暗物质之谜,因此将局部揭开。\'这里\'因此\'中的\'此\'指什么呢?是指对中微子的研究。用\'对中微子的研究\'来替换\'此\',符合要求的句子是:研究中微子的质量,将局部揭开宇宙暗物质之谜。
10符合要求,转述正确,语句通顺,即可。例如:\'对严寒失去了戒备是在专家们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忙着对暖冬忙着做锦上添花式的一次次论证而使大家对今年是\'暖冬\'的观念记得很深的情况下产生的,专家们的行为又少了些全面、通俗的解释和善意的提醒。\'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02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精髓(suǐ) 轩冕(miǎn) 锱铢必较(zī zhū) 牛羊咻咻(xiū)
B.亵渎(xiè) 谛听(dì) 一蹴而至(cù) 混沌含融(dùn)
C.敷衍(fū) 窸窣(xī) 得鱼忘筌(quán) 眉眼颦蹙(píng cù)
D.付梓(zǐ) 寒砧(zhēn) 喋喋不休(dié) 酩酊大醉(mǐng dǐ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羡妒 斟酌 婉蜓曲折 卓有成效
B.援例 尺牍 光采夺目 顽固凶残
C.叫嚣 蕴藉 长途拔涉 杀一敬百
D.游离 门栓 矫揉造作 残羹冷炙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郭先生_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2)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___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3)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_________。
A.照例 沉寂 含蓄
B.援例 岑寂 蕴藉
C.照例 岑寂 含蓄
D.援例 沉寂 蕴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5.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B.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式的句子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式的句子,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D.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二、阅读鉴赏(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www.ff70.com 7.本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8.“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如何理解“意义的确定和控制”?


9.在文中作者举了“烟”和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要说明的各是什么?

10.对这段文字重要内容的分析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有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容易明确,但联想的意义却不易捉摸。
B.创作时要咬文嚼字,无论是科学的文字还是文学的文字,要尽量做到直指和联想的意义相结合。
C.文学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平淡的表达。
D.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要善用联想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意蕴丰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
梵高的坟茔(节选)
范曾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情。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种永恒的谜。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11.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阅读第二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不超过30个字。)(4分)


12.在第三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3.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三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6分)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第五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B.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却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C.文章第三段说:“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D.古往今来的画家,车载斗量,不可胜计,然而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是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梵高属于第二种类型。
E.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三、综合拓展(18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①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②。
注:①云和:即瑟,一种弦乐器。②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的居所。
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有人说,第三句中的“深”字,第四句中的“隐”字,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1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画横线的一句相同。(6分)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17.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www.ff70.com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按顺序填写应是: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18.在下面一段话里删去六个多余的字,使语言简明通畅。(2分)
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他们当中的多数守法;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经依法给予法律制裁。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
应删去:____________。


解析及参考答案:
1、解析:C项中眉眼颦蹙(pín cù)。
答案:C
2、解析:A项中婉—蜿,B项中采—彩,C项中拔—跋、敬—儆。
答案:D
3、解析:辨析近义词可以从意义、感情色彩、语境义、用法等几个方面辨析。从意义上辨析,要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或程度高低不同)、词义范围大小不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词语的个体和集体(或具体与概括)的不同。援例:引用成例。岑寂:寂静,寂寞。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答案:B
4、解析:A项不合逻辑;C项有歧义;D项搭配不当。
答案:B
5、解析:B项中“出神入化”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应为“沉思”。使用成语切忌望文生义。成语有其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等。
答案:B
6、解析:C项中两个引号内的句号删去。
答案:C
7、解析:分析文章中心除通读全文,分析文章结构之外,还要分析文章的小标题或题目和文章的议论或抒情部分。
参考答案: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8、解析:注意相同位置词语意义的对应。
参考答案:意义的确定,侧重于读者一边,取决于理解力和想象力;意义的控制,侧重于作者一边,取决于创造力。
9、解析:文章中通过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是常用的方法,我们在分析其作用时,实际上是分析其证明什么观点,要么中心论点,要么分论点,要结合分析文章层次结构来理解。
参考答案:①字有直指的和联想的两种意义。②字的联想意义不易控制,它可以使诗文意蕴丰富。
10、解析:B项错在“直指和联想的意义相结合”,太过于绝对。
答案:B
11、解析:从第二段可以看出,梵高在他自己的时代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他不但没有依靠他的艺术而高贵富有,还过着衣食无靠的生活,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的艺术、他的画没有得到人们的赏识。为什么他没有得到在他死后的一百多年后应该得到的一切?是因为没有一个识千里马的伯乐,当时的艺术界还没有赏识他的画的能力。
参考答案:梵高的艺术无人欣赏,穷困潦倒的他只好用自杀来反抗这不公平的社会。
12、解析:他们与梵高的对比,反衬出清贫和朴实的生活更能创造出令人敬畏的作品。本小题有三个要点:①“突出”(或“表现”);②“生活”;③“画风”。
参考答案:反衬;突出他清白无瑕的生活和不同凡俗的独特画风。
13、解析: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梵高的作品,三个角度都在文章里,只要把段落细分就可以得到了。
参考答案:①取材于平凡事物;②感情真挚、自然,绝无矫饰;③充满对人生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抗争;④手法神奇,色彩高妙,构图超绝。
14、解析:A项表述与原文不符,错在“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D项判断错误。
答案:AD
15、解析:紧紧扣住“深”字和“隐”字,理清“深”与句中相关的“斜抱云和”和“见月”两者的关系,联系人事,提升认识。接着联系妃子失宠的遭遇进行理性思考,体会主人公心情,把有关的文字整合在一起,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深”字描写了主人公痴痴地凝视冷月的情态,表现了主人公失宠后的哀怨、酸苦和无奈。“隐”字描写了主人公凝望皇帝所住的昭阳宫,想把怨情倾注于昭阳宫,但是所能望见的只是夜色下一片朦胧的树影,加倍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凄凉的心境。
16、解析:事例:必须是古今史册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还必须写出他(或她)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句式: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反问)的句子。
参考答案: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17、解析:根据人物特点来作答。
参考答案:③④①②
18、解析:“悬殊”的意思是差距很大,再与“很大”连用,赘余。“让社会上……”与“任
其”连用,赘余。
参考答案:很大、依法(或法律)、任其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03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羡妒(xiàn) 嫉恨(jí) 会稽(huì) 精髓(suǐ)
B.颦蹙(cù) 内疚(jiù) 皮夹(jiā) 深挚(zhì)
C.无垠(yíng) 熬夜(áo) 瞭望(liào) 混沌(dùn)
D.桃核(hāi) 侈谈(shē) 尽快(jǐn) 睿智(r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叫嚣 回长荡气 数见不鲜
B.混沌 聊以慰籍 斩钉截铁
C.亵渎 卧薪尝胆 必恭必敬
D.寡陋 惊天动地 义愤填赝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www.ff70.com B.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D.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6.下面8个句子顺序混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
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
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④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⑤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⑥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
⑦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
⑧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7.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8.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9.“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意是什么?

10.怎样理解“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综合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韩翃的《秋斋》“(丙)”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汁》诗说“(丁)”,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世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11.(甲)、(乙)、(丙)、(丁)四处,作为例证的诗句各是哪一项(只填序号)( )
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
B.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C.隔牖风吹竹,开门雪满山
D.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E.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的词语分别能表现A萧悦、B苏轼、C倪云林、D金冬心中哪三位竹画家的艺术特色?(只填序号。)


www.ff70.com (1)雄健、豪放( )
(2)古拙、朴质( )
(3)雅致、逼真( )
13.我国竹画从整体上看(不是指某个画家)有哪些主要特点?根据这段文字简要答出三点,有的可从文中找出句子改写。(不超过60字。)


14.简要概括出第2段的内容。(不超过26个字。)


15.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有哪几项( )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E.他先画枝节叶片,然后再用淡墨勾画渲染。
(二)表达交流
1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7.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响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03参考答案:

1、解析:A项“会”读“kuài”;C项“垠”读“yín”;D项“核”读“hé”、“侈”读“chǐ”。
答案:B
2、解析:A项回长荡气—回肠荡气;B项聊以慰籍—聊以慰藉;D项义愤填赝—义愤填膺。
答案:C
3、解析:A项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答案:A
4、解析:A项中“长诗”一词需用双引号;C项中第二个逗号改为破折号,表示插入语;D项中“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间应用逗号。
答案:B
5、解析:C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属望文生义。
答案:C
6、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连贯得体的思辨能力。8个句子属议论性质;凡议论性的文字,其思路都要遵循“提出问题—解说问题—总结问题”的顺序。首先“提出问题”职责的肯定是句②句。于是,先淘汰了A、C两项。比较B、D两项,只要确定与②句衔接的是①句还是④句,意思贯通、十分流畅的是④句。可见,此题答案非B项莫属。
答案:B
7、解析:B项表述错误,中国诗歌以篇幅短小见长,但是并不是深奥难于理解,恰恰是“易尽”而“无垠”。即容易读完,但韵味悠长。
答案:B
8、解析:D项中“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错,作者目的在于阐明中国诗和西洋诗歌的不同。
答案:D
9、解析:这是暗喻,联系上下文可理解此比喻的深刻含意。
参考答案:“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
10、解析:从“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看得远”指悠远的意味,“每把眉眼颦蹙”指把诗的篇幅弄短。
11、解析:《诗经》多是四言,且有虚词,多用复沓或叠词。备选答案中惟E项符合。乙、丙两处提到孟浩然、韩翃的诗句,虽说唐代五、七言皆盛行,但原文毕竟提供了孟诗、韩诗的题目,当中的“夏”和“秋”字交代了节令;再看,A项中的“荷风”,D项中的“霜风”,从风景的季节性上作了暗示;另外文章说,孟诗同韩诗“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这在A项和D项中都有语言验证了。
答案:E A D B
12、解析:本题属配伍题,要求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1)B (2)D (3)A
13、解析:用主观的语言提炼要点,此法的难点在于怎样避免以偏概全和凭空想象。窍门还是有的,简言之:整体着眼,分清层次,辨明要点,压缩合并。
参考答案:①是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②能象征中华民族的品格,③有自己独特的技法(答风格多样、技法高超也对),④竹诗竹画相配。(答出三点意思即可。)
14、解析:直接提取要点,即从原文中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作一段或数段内容的主旨。
参考答案: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15、解析:原文说徐文长画雪竹“绝不类竹”,这“类”字指的是(形的)相似,再根据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差别,中国画重神似,不过分计较形肖,这样,A、D两项就理解错了;文章又说他的画“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事实上,不是说用的笔不好,而是观画人的感觉,因此,C项理解也错了。
答案:BE
16、解析:第一段文字所给的两句话,①句从“今”的角度说,②句从“古”的角度说,下面两句话都是“古”在前,“今”在后,所以应选②①;第二段话阐述记忆对人的影响,从所给③④两句的关系看,④句是③句的延伸,所以其顺序应为③④。
答案:C
17、解析:在规定的语境中,拟出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并且与所给出的语句组成排比格式,还要注意前后呼应。
参考答案:五十年像一首乐曲 有低音也有高音 乐曲渐趋高潮



如果觉得《高中语文 3.12《谈中国诗》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案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高中语文 中国
Copyright © 学习资源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页提供高中语文 3.12《谈中国诗》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案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