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奋学习网学习频道教育管理校本教研—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

—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

发奋学习网| http://www.ff70.com |校本教研|人气:148次| 12-21
—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
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
[摘  要]:三反思二实践活动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捷径,因为这种形式将反思与实践很好地整合在一起,这一点可以从很多相关的资料中得到证实。为了了解这种教研形式在农村小学教研实践中的状况,并进而以这种教研形式为模本,结合实际操作,教师的自我反思,剖析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透析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积极反思的教研机制。为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借鉴。本文从调查问卷、个别访谈、案例分析入手,着力寻求提高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三反思  二实践  农村小学   校本教研 

    所谓的“三反思二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让教师采取三次反思、二次实践的活动形式,是一种将反思与实践紧相结合的教研形式。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取自于教师为参加课堂教学评比,在参赛前将同一堂进行连续试教,在试教过程中进行连续修正,进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以期在参赛的时候能使自己突颖而出。采取这种教研形式的预期目标是:让每位教师在这种活动的参与中迅速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引起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经常性自觉反思,形成人文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的良好风气。那么这种教研形式的效果到底如何呢?我们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实践,以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案例呈示来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找出在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的一些规律。

    这是教师对这种教研形式有效性的问卷调查对比表。

    三反思实践活动调查表       2002.9.15
     调查项目          人数    百分率%
     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8      47
     一般                   13      34
     没有              7      19

    三反思实践活动调查表       2003.9.25
      调查项目          人数         百分率%
      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0      79
      一般            8      21
      没有                   0      0

    三反思实践活动调查表      2005.4.13
      调查项目          人数         百分率%
      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8     61
      一般              13     28
      没有          5     11

    从以上表格中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这种教研形式的认同感呈一个抛物线形状,即由逐步上升到又趋下降,不过下降的比率不大,排除教师变动因素,说明教师对这种教研形式的有效性基本认同,但为什么在第三次进行的调查的时候会呈下降的趋势呢,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选择了30岁之前的教师5名,30岁到40的教师3名,40岁以上的教师2名进行访谈,访谈结果如下:

    30岁之前的教师普遍认为:这种形式有利于自己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实践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是一种煅炼自己的好形式。

    30岁至40岁的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将反思的结果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予以呈现,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学习其它教师的教学经验等方面,比其它一些单一的教研活动,效果显然要好得多,但在时间跨度及第一节课堂教学与第二节课教学之间容易造成心理反差,给教师的心理挑战过大,容易使教师身心疲惫,给教师增加了额外的精神负担。

    40岁以上的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对年轻教师有促进作用,这一点从他们的上课水平变化就可以得到证明。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就像是在战场上练兵一样紧锣密鼓,兴师动众。对于我们是一种负担,我们在业务上对自己要求不高,这种形式对于我们来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还是以前单一的教研活动好,一次性的就过去了。

    显然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对中青年教师来说,是一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好形式,而对40岁以上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对“三反思二实践”活动存在抗拒心理,30岁至40岁教师虽然认为这种形式对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有较大的帮助,但同时也认为,由于时间跨度大,使得教师疲于应付。

    总结以上的访谈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引起第三次问卷调查结果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时间跨度过大,在两次实践活动中,对教师的心理有挑战意义。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的这种教研形式,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先看下面一则来自于实际中的案例:

    4月的一天傍晚,数学组在会议室进行集体备课,像往常一样,执教的胡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向参与备课的教师进行叙述,然后提出设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胡老师讲后,沉默了几分钟,教师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某某地方应该改,有的说不该改,议论得挺热闹的,胡老师也边听边记,将教师们的意见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涂了又改了,议论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节,最后终于形式了一致的意见。第二天第一节课胡老师带着经大家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在301班进行了课堂实践。第三节课教师们在会议室进行了集体评课,这下子大家的话就多了,有的说胡老师某地方没按预先的设计进行操作,有的说某些地方应该进行修改等,比集体备课时还热闹,最后胡老师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及进行修改的地方。第三天胡老师将经大家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在302班进行二次实践,课外活动时间,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在教室里召开了第三次集体研讨,显然这次发言的教师少了,没有第一、二次讨论得激烈,大家的脸上显出倦容,倒是胡老师自己讲了第一次上课与第二次上课完全不同的感受,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同是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另外一个教研小组,则是另一番情景(这是两年前的一个案例)。

    集体备课时段:体育教师毛老师讲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后,要求大家发表意见,校长首先讲了自己的观点,音乐老师说:好,非常好,英语老师说:我的意见跟音乐老师的意见相同,倒是美术老师讲了几句:从我美术角度看,某某地方可能要进行修改,这样似乎更能体现学生的形体美……

    第一次实践后的反思活动:体育教师毛老师讲了自己实践体会后,教务主任进行了评课,教研组长进行了较全面的过程反思,音乐老师说,你的感觉很正确,就按你的感觉改一下吧;英语老师说:就学生的评价方面好像缺了什么;美术老师说:我觉得老师的基本功还是不错的……

    第二次实践后的反思活动,还是体育教师毛老师首先讲了自己两次不同的体验后,英语老师说,比第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音乐老师说:照这样多上几节,够得上县名师了……

    剖析以上两则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是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主动性,是衡量校本教研成效性的关键因素,无论哪一种教研形式,其最终目的都应是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无论哪一种教研活动如果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其二是校本教研的组织工作应是一个有创意的、能引起参与者积极回应的工作,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

    其三是校本教研需要学校^领`导层的积极倡导,创意组织,但活动的整个过程应是教师的,学校^领`导得做后台,把参与的机会让给教师。
总结三次不同时段的调查、访谈、两则案例,折射着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些问题:

    其一: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行政干预过多,较少考虑教师的内心需求,学校的功利需求与老师的功利需求不同步,甚至出现矛盾。学校采取什么样的教研活动形式,基本上是学校行政说了算,缺乏对教师的调查与研究,不了解教师的内心需求,结果就会出现像第二则案例中虚与应付的情景。

    其二、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角定位是精英活动,较少顾及大多数教师的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中选择上课的教师是骨干,论坛的主体是骨干,论文撰写的主体也是骨干,骨干精英的光环掩盖了其它老师,而其它教师则成为了骨干精英的陪衬,表现在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是被动应付者,这离校本教研的初衷:提高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就会逾来逾远。

    其三:校本教研活动的反思机制缺失,使教本教研活动的形式缺乏灵活机动性,缺乏生命活力。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一经学校设定,便成为一种固定的框架,致于活动过程中的成效如何,能不能促进教师的反思,进而提高教学效益,活动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什么沉默不语,为什么有些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出现应付心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很少去研究,去反思。导致的结果就是一种教研活动形式的僵化。
其四,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定位模糊,校本教研规划缺乏厚重的现实基础,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在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大目标下,不知将教师引向何方。

    这些问题是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时应当直面的,否则,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将值得怀疑,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校本教研将走向何方;

    首先是建设一个和谐、民主、开放的研究化人文环境,促成教师的成就意识。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揭示了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求,而教师的心理需求则是一种让学校、社会肯定自已的愿望和追求,如果这种心理得到满足,就会成为事业追求的不竭动力,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悲观心理,甚至走向逆反,成为学校工作的障碍。学校应正视这种心态,创设培育这种积极心态的人文环境,让教师在各种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满足这种心理需求,激发教师的成就意识。1、建立公正、公平的教师评价制度:如论文的评比、案例评比、班级管理、课外辅导等。为了让教师明了各种评价的过程和结果。2、创造机会,给教师以展示自我的平台:展示自我是教师获得学校、社会认可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向学校、社会证明其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教研展示活动的自我推荐、主题研讨活动的随机质疑、教改成果展示、教研成果汇报、名师结对活动、教师论坛等活动,给教师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3、打破话语霸权,倡导公平^对`话:以往学校组织的活动不管是教研活动也好,研究活动也好,都是一样的程序:^领`导发言→教研组长发言→骨干教师发言→会议小结,其它教师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机会。而新课程的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离开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离开了教师之间的灵感碰撞,那么学校组织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活动将毫无意义。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把教学研究的权力交还给教师,可以采用如下形式:①研讨活动,活动前将研究主题公之于众,让参与活动的教师都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提醒教师做好发言的准备,活动中先由教师自行组织活动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然后由本组代表向大家作小组意见阐述,并由本组其它成员回答其它小组对本组意见的提问,学校^领`导作为各组的成员参与的讨论;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前一次活动研讨未尽问题的延续,活动中尽量减少学校^领`导的讲话时间,把机会还给参与会议的教师,学校^领`导只在倾听教师的发言、调节活动的进程。③教研组计划:由各教研组成员讨论决定本组一学期应开展的教研活动,以及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其次是创造教师认可的教研新形式,增强教研形式的包容性和实效性 
    一所学校采取什么样的教研方式,其决定权不在于学校^领`导层,而在于学校的教师,教师们如果认可了某种教研方式,认为这种方式符合教师的实际,能从中真正感悟到什么,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所裨益,那么教师就会积极参与其中,甚而至于乐此不疲。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研形式,学校应事先给教师参与权,在教师中征求意见,让教师自己来丰富和完善教研形式,学校提供样板。让校本教研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教师的支持和认同。

    其三是建立校本教研的反思机制,对校本教研的行动过程实施有效的跟踪和调节

    校本教研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样需要过程,在过程中反思,反思同时也应是校本教研的特征,活动过程的反思可以包括行动过程记录,效果分析,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教师的参与度不高,校本教研的活动组织是否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调整校本教研的程序安排,使校本教研这种形式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其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目标明确的校本教研规划

    校本教研的规划,是学校校本教研有序开展,研有成效的重要部分,学校在制定学校校本教研规划的时候,应立足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教师整体实际,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上着眼,以教师对教研参与积极性、教师在各项评比中的成绩、以及由此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等因素变化为佐证,同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档案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实施有效性跟踪,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随时调整校本教研的过程预设。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由于师资、设施等相对落后,有实效性的校本教研工作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提高现有农村教师的身心素质,并最终提高农村孩子的身心素质。应是目前农村学校的必由之路。


如果觉得《—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教育管理 - 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总结,校本教研计划,
Copyright © 学习资源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页提供—从三反思二实践活动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总结,校本教研计划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