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奋学习网学习频道教育管理课题研究小学科学教材区域姓实验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科学教材区域姓实验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奋学习网| http://www.ff70.com |课题研究|人气:913次| 12-21
小学科学教材区域姓实验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1、 课题研究过程简单回顾
(1)研究的背景回顾。
“小学科学教材区域性实验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属于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的子课题。鄞州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决非偶然,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鄞州区小学使用人教版《自然》教材,教师在教研员的带领下,在学习实践中,逐渐接受和运用刘默耕老师的科学教育思想,能妥善处理七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少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脱颖而出,如:教学活动上,胡家宽老师的“米丘林”实验组声名远播;课堂教学上,青年教师周培剑成为浙江省自然教坛新秀。自然教学出现短期的小^***。
②19xx年以来,浙教版《常识》替代了《自然》走进学校课堂,因常识教材部分内容设置的纰误与偏重知识传授等问题、结构编排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争议性问题,致使教学活动走向单一的讲授型教学,师生的发展步入低谷。期间,我区科学教师对浙教《常识》教材提出了二十多条合理性的建议,也参编了《常识》九、十一分册部分内容的修改工作。可以说:寻求一种好的教材,实现‘教学相长’成了鄞州教师共同的心愿。
③20xx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xx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科学课程标准》;20xx年5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出版;20xx年7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开题……一连串有待实践印证的喜讯,吹动着鄞州科学教师的心湖。经慎重的抉择,鄞州区决定自20xx年9月起,所有区内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使用教科版《科学》教材学习。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明智的选择!
④鄞州区地处浙江东部、中国的东南沿海,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发展较快的县区,本地民风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本地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家长比较重视教育。我区开展“小学科学教材区域性实验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能为总课题组课题研究环境的多样性提供样本。
这一轮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改革的推行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同样新课程实验区的设定也是自上而下的,这样的安排对基层实验学校带来的益处是:便于获得上层部门的支持,帮助解决实验中的实际问题,缓解实验学校的压力。值得说明的一点是:鄞州区的《科学》课程实验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除了课程组專家的理念支持外,余下的困难自行解决,并且实验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说实在的压力很大。
(2)设置课题研究目标。
构建一个新型的科学课程管理体系。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努力适应课程功能的转变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探索具有鄞州特色的科学课程管理机制。
建立一支新型的科学教师队伍。培养一支具有新课程理念,理解把握新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创造性实验课程的师资队伍。
探索一套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开创生动活泼、民主开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完善一套新型的能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评价体系,为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创造条件。
(3)落实课题研究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20xx年6月──9月。 
·实验前期学习。20xx年10月,区教研室编印《小学课程标准》(订稿),组织教师学习;20xx年3月组织教导主任,学习教育部课程改革文件;20xx年4月,成立区科学中心教研大组,分单元熟悉《三上》教材。
·调查研究,了解本区常识教学现状,做好实验前测。制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论证,组织分工,理清课题研究思路、步骤和工作安排,确立子课题和实验学校。成立区《科学》教研中心大组,成立就近乡镇 《科学》教研协作组,组织有关人员建立各子课题课题组。
②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实验初期(20xx年9月~20xx年8月)
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组织教师进一步研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组织新教材施教,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的实践和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制定小学《科学》评价标准。召开课题研讨会和经验介绍会。.做好实验过程的记录,数据分析和资料结累工作。
·实验中后期(20xx年9月~20xx年1月)
完成对小学3至5年级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试教和实验验证工作,构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试用新课程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完善对小学生科学素质发展评估改革办法。用行动研究法控制实验因子,以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问题为研究的起点,在行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解决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发展理论;用个案研究法对成功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其规律性的东西;定期对全区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教师对科学教材的使用情况及遇到的主要问题,学生对科学教材的适应情况,对小学课程的改革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用优质课、创新课等评比来为教师搭建平台;用形成性测试,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及饲养、种植等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
③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 :20xx年2月~20xx年7月。 
完成结题工作,写出结题报告,编辑课改实验研究成果集。开区级表彰大会,表彰本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4)研究初期的简要收获。
从20xx年9月——20xx年1月,鄞州区的科学新课程实验刚进行了一学期。中央教科所课程组举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研讨会”,要求38个国家级科学实验区参加,旨在了解《科学》教材实验以来的一些情况,部署下阶段实验工作。鄞州区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带去我区自编的三年级上册部分《科学实践活动手册》和《鄞州区小学生探究实践活动成果集》现场展示,并由任洪上一节《怎样加快溶解》的科学汇报课,徐卫东作“解困释疑  摸索向前”的鄞州区科学实验经验介绍,得到与会專家的高度评价,科学课程主编郁波老师称:“鄞州区的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折射出光辉灿烂的希望之光,鄞州科学教师崇高的事业心与责任心,是我们所有试验区学习的典范。”然后,向全国实验区分发了鄞州学生种植实践成果——凤仙花种子;鄞州区教研室出色的阶段成果得到了总课题组的表彰。
(5)组织典型活动,发挥点面作用,为学生成长搭建舞台。
①为了解生长规律,培养自然情感,组织学生凤仙花种植实践活动。
自20xx年3月起,配合《科学》教学,我区每年组织学生进行凤仙花种植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播种、施肥、浇水、除草、间苗、除虫等自觉管理行动,亲历凤仙花的生根、发芽、出苗、长叶、拔节、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写观察记录、小论文等,收集凤仙花果实、种子。
20xx年2月,徐卫东又将10斤凤仙花种子带到了贵州省麻江县,配合科学课的教学、讲座,让全县的小学生参与凤仙花活动。当年6月,所有小学校内开满鲜花的凤仙花。
20xx年3月起,在种植凤仙花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种植多种自选植物,如:毛豆、罗汉豆、青菜、马铃薯、兰花等,在种植管理中,观察它们的生命周期,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
20xx年3月起,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种植、养殖实践基础上,对实践活动中的学生观察记录、科学小论文、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奖。
活动促进了学生对植物生长规律的认识,也培养了持续的科学观察与记录的兴趣与习惯。
②结合《科学》教材,组织养蚕活动,亲历生命过程,体念生命价值。
20xx年3月,分发蚕卵给各镇乡学校的科学教研组长,各组长组织校内三、四年级学生,开展养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历蚕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态过程,使学生感悟生命的短暂和存在的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
③结合护绿活动,开展环保行动,主动三弯腰,维护校园自然之美。
课堂上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到维护绿化,保护环境中来,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保护校园与家庭周围的绿化。进行三弯腰行动(看到地上果皮纸屑弯腰,看到地上白色污染弯腰,看到地上枯枝杂物弯腰),确保所生存环境的卫生。对校园周围的河流考察,对容易造成生活垃圾污染的地段,树警示牌,号召人们不要乱倒垃圾。
④开发创新意识,促进互助与合作,组织鸡蛋撞地球竞赛。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了鸡蛋撞地球活动。以四人为一组参与活动,要求学生使生鸡蛋从离地3米的二楼平台上自由落下,不碎裂者为胜。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保护鸡蛋,以减轻鸡蛋在与地球撞击瞬间对弹壳的破坏力。在活动成绩的评价中,引入鸡蛋表面附着物的体积、质量同成绩成反比的思想,设基准成绩为62,鸡蛋落地成功不碎的加40,蛋碎不加分。公式为:鸡蛋撞地球总成绩=基准分62+成功分40-质量比总质量/鸡蛋质量-体积比总体积/鸡蛋体积。
在鄞江镇校的活动中,学生们兴致很高,各种方案层出不群:有的在立方体铁支架中用橡筋将蛋悬在“圆心”位置;有的用海绵、泡沫将蛋层层包裹抗震;有的鸡蛋嵌入皮球中……在活动中,随着一个个鸡蛋的下落,同学们阵阵欢呼,成功值得欢庆,失败了也未必是沮丧,孩子们手捧着流汁的蛋,欢乐依然写在脸上。也许,许多年以后,这类活动将成为他们永久的记忆。
⑤培养科学志趣,年年组织航模科技夏令营。
为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志趣。在鄞州区教育局、鄞州区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从20xx年起,每年都举办鄞州区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既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竞赛。
如:20xx年7月7日举行的“鄞州区青少年首届科技夏令营”,活动安排了两天时间,由“开幕式——科技竞赛——闭幕式”三部分组成。活动期间共进行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四大类型的21个单项竞赛,有15所学校185名学生参加角逐,参赛人数与规模为列届夏令营之最。
20xx年的7月7日举办的“鄞州区第二届科技夏令营”,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学生科幻绘画现场比武、学生科技小制作现场比武等项目,使科技活动平添了创意与审美的情趣。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18所学校的123名科技特长生参与了本次的总决赛。鄞州电视台、宁波晚报、东南商报、鄞州日报都报道了本次活动的实况。
2、  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可喜变化
(1)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得到较大的发展[1]
①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有较大的提高,科学知识面有一定的拓展。在xx年9月、xx年5月的两次科学人文素养调查数据的单项选择题(四选一)比较中发现,学生进步明显: 

 







·在两次调查的17题客观题(单项选择8题、多项选择4题、判断题5题)的正确率统计中,第一次调查为50.9%,第二次为65.5%,上升了14.6%。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有一定的进步。
·在全国卷的科学素养调查卷中,也反映出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明显提高。
我们采用“全国小学科学标准研究组”编制的《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参见附件:全国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样卷),对我区实验学校的四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问卷调查,并与全国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如下表
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情况
优秀中等较差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全国水平8.0%36.2%55.8%951159
东部地区18.8%36.3%44.9%952265
中部地区2.2%36.6%61.2%841454
西部地区6.4%40.6%53.0%921159
北京地区2.9%27.9%69.2%861454
鄞州小学34.7%51.6%13.7%953682

注:全国调查数据摘自《小学自然教学》20xx年第五期[i]
T检验表明,我区实验学校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与四个地区及全国平均的科学素养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及其他四个地区。
②学生的科学能力与科学活动兴趣有显著进步。在几次与学生的谈话和实验的抽查中,学生的运用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都有明显提高:如,在鄞江小学第一次抽测‘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实验,两人为一组,抽10组同学实验,有6组酒精灯操作不规范;隔5个月后的第二学期,另抽10组操作‘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只发现1组操作不规范;在随后的谈话中发现,许多学生渴望参加科技兴趣小组,希望参与航模、小科技、米丘林种植小组等活动。各实验学校调查发现:能主动参与科学活动的学生增多了,坚持做植物生长观察记录、小动物饲养,积极参加科技竞赛等,学习与活动中,主动的互帮互助的多了。
③课堂探究合作的氛围逐渐养成,科学课、科学教师、科学家在学生心中的权重增大。课堂上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活动中来,合作探究意识逐渐增强,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逐渐形成,学生乐学、爱学《科学》情绪逐渐养成。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科学课、科学教师的兴趣逐渐增强,向往将来成为科学家的学生增多了。从两组调查数据中发现:喜欢科学课、科学教师的学生由20xx年9月的14.1%,发展到20xx年5月的25.3%,增加了11.2%;希望将来成为科学家的学生从35.3%增加到57.5%;希望将来成为教师的也增加了5.4%。种种迹象表明,学生的兴趣、志向正向着科学的方向偏移。
④学生珍爱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不少实验班的教师常说:本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室里乱仍废纸等现象基本绝迹,即使有同学不小心掉下了,也很快会有人捡起放进纸箩;平时班里攀枝、摘花、踩草坪的小捣蛋们,如今竟成了保护植物的‘巡管员’了,自己改了这坏毛病,还能主动去监督别人要爱护花草树木,真有点不相信了。学校负责学生德育管理的政教处教师也认为“中年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正在快速形成,能爱护校园植物、帮助小同学、认真主动搞清卫,这些都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好事。”
⑤学生的论文发表、获奖的科学小论文、也明显增多。近三年来,课题实验学校学生区级以上发表科学小论文375篇,区级以上科学、科技获奖368人次,超过以往8年之和。在研究中也发现,学生科学探究意识、探究能力明显增强,持续的科学观察记录的兴趣也提高很快。
如洞桥镇校三年级的王蕾同学,以前在老师眼中是一名学习成绩一般,遇到造句、作文就喊怕的同学,但是参加科学实践活动以来,黄秋葵的观察日记就写了一万多个字;从4月29日,发现4棵已发芽的黄秋葵起,开始写观察日记,到9月28日,果实收获,黄秋葵落叶,历时5个月,写了75篇观察日记;期间记载了发现、浇水、除草、盆栽、浇淘米水、除害虫、测量植株、大雨天木棒支撑保护植物等管理过程,也描述了抽芽、长真叶、现花苞(蕾)、开花、结果、果实变形、采集种子、叶变枯黄等黄秋葵的生长规律。这份出自王蕾同学之手的厚厚的观察日记,令所有的任课老师大跌眼镜,纷纷表示:要重新认识这群孩子们。
邱隘实验小学的生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给我一块好泥——凤仙花种植环境比较实验”,通过对不同生长条件下(盆栽、地栽、无土栽培)的凤仙花生长的观察与研究(包括不同土质与PH值的检测),使学生主动去解凤仙花的生长规律,在实践中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孩子们的研究结论也很有意思:通过实验与分析,我们认为让凤仙花长得健壮得适宜栽种环境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用种子覆土催芽,出苗后经一次移植,苗高8厘米即可定植,株距30厘米。最好选用黄红泥等呈弱酸性、渗透水较好的泥土。
横溪镇校的陆超琼同学写的“金萍的一生观察日记”,从4月21日写到6月30日,写了种下金萍、金萍有点变黄、金萍大多变黄、金萍死了、又种下金萍、金萍没变化、金萍长新叶、新叶变大、新叶又变大、旧叶枯黄、旧叶凋谢、又长新叶、又爆新芽、芽变茎、金萍的一生等20来篇日记。字里行间写出了对金萍的喜爱,种金萍的乐趣,金萍死亡的无奈,再种的希望……表现出对待科学一种执着的精神,这正是所有科学教师所期望的优秀品质。
⑥科学学习成绩进步明显。(实验班学生《科学》成绩180组数据随机抽查,抽查的样本数为样本总体的15%)
时间20xx年度
2003.8-2004.7
教材《科学》三上、三下20xx年度
2004.8-2005.7
教材《科学》四上、四下
优(85-100)(中值92.5)92125
良(70-84)(中值77)6844
合格(55-69)(中值62)78
不合格(0-54)(中值27)133
样本平均值80.7386.26
样本标准差17.3211.55
总体标准差17.2711.52

⑦带动了学生相关学科的学习进步。利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在进行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的研究中,我们常听到语文或数学教师常谈‘某某同学近来进步真快’的言语,而所提到的同学往往是数月来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科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发展较快的同学。由此,我们随机抽查200名四年级学生的上学期的语文、数学、科学期末成绩,进行语文与科学、数学与课的相关性检验,发现学生的《科学》学习同语文、数学学习都成正相关关系,语文与科学的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r)结论  
语文——科学89.67.120.6427显著正相关
数学——科学88.57.940.3106微弱正相关

⑧各实验学校在科学实验中,也逐渐自成特色。
·朝阳小学启动少年科技院活动,启动评小小院士、研究员制。每年有部分热爱科学、爱好科技、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学生评小院士、研究员。还连年承担省级乃至全国航模锦标赛,学生屡屡在国家及省级竞赛中获奖。
·鄞江镇校在校园内划出一亩‘农科园’,建立了“米丘林”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生物实验成果历年在市级以上生物百项竞赛中获奖。组织学生开展与学科结合的环保科技小制作活动,其‘立轴风车’、‘卧式水车’、‘惯性滚筒’、‘风力风向计’等利用废易拉罐制成的力学科技作品很有特色,有力的推动了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与普及。
·横街镇校将科学活动与体念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在体念中学习,在感受中成长,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已形成学生的共识。
·集仕港镇校多年来推行航模科技活动,汇编了一套《飞向蓝天》的校本教材,供全体学生学习使用,学生也多次在省、市级航模竞赛中获奖,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思想已深入该校学生的心田。
·洞桥镇校以劳技为特色,在种植养殖、社会实践、扦插嫁接实验中,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成绩也显著。还汇编成一套生活劳动成果光盘。
(2)革新评价机制,重视实践评价,汇编推广《科学实践活动手册》。
坚持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激励,在激励中促发展’的良性循环。自20xx年3月至今,我区逐渐汇编成四个年级8册《科学实践活动手册》,分别是:三上、三下、四上、四下、五上、五下、六上、六下,现各册《科学实践活动手册》在全区各校配合各年级科学教学使用,反响很好,周边县市区的教师也常向我们提出索取,以辅助教学评价。其中我们的三上、三下《科学活动手册》已成为教科版《科学》教材的唯一指定配套教材,在全国推广使用了。
(3)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发展较快。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显著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不少教师积极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投身教改实验,并写出不少有一定水平的论文,有31篇科学论文在公开刊物中发表,有45篇科学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其中徐卫东《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几点建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科学探究中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策略》、《科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别在《教育仪器与实验》、《贵州教育》、《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教学与管理》中发表,任洪《‘一天的食物’教学谈》、《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分别在《科学课》、《教学与管理》中发表,陈维刚的《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纸’单元备课思路分析》、《关注科学课的呈现》分别在《小学教学设计》、《科学课》《实验教材通讯》中发表,纪峥斌《我眼中的好课》、《试论有效的科学探究》、《科学实践活动的几种模式》分别在《科学课》、《中小学教材教学》、《教学与管理》中发表……陈锡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小课题长作业”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探》在北京市及全国部分省(市)《科学课》优秀教学成果展评中荣获一等奖。
·造就了一支具有一定业务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扩大了骨干教师的群体。宁波市名师任洪、鄞州区骨干教师纪峥斌,累计二十次在北京、山东、江西、辽宁、福建、广东等地进行科学教师新课程培训讲座、上示范课,受到有关省市的一致好评;任洪的《各种各样的叶》、纪峥斌的《我看到了什么》两节录像课,作为优秀课程资料,在全国各实验区推广;青年教师朱益丰、潘幸君在研究与教学实践中,逐渐成长为宁波市教坛新秀,多次在周边市、县上示范课;我区科学教师的科学论文多次得到中央教科所《科学》主编郁波教授的高度表扬。近两年来,取得市级、区级以上立项的科学、科技类课题逐年增多。我区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在最近的20xx年宁波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科学科研推进教师的成长。20xx年开始参加科学课题组的18名基层教师中,75%以上的教师三年内得到较大的发展,现一人成为宁波市名师,二人成为区级骨干教师,一名区教科员,一名区教研员,一名镇教辅室主任兼中心小学校长,一名中心小学校长,一名中心小学副校长,一名点校校长,七名学校中层行政。
(4)科学教材的使用,使教师实现教学实践的四个转变。
①课堂教学由 “封闭”走向“开放”。无论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还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不论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还是在教学结果的处理上,不再拘泥于教材的条条框框,而是本着新课标的精神,摸准人本探究的脉搏,大胆进行尝试创新。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和谐衔接。
②教学设计由“教材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具体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更加客观冷静务实,在选择教法、学法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更多的将课前设想、课中实践与课后反思融为一体来考虑学生学到了什么。
③教学方式由 “教师讲解、实验演示、操作练习”转向“任务驱动、问题激励,张扬个性”。课堂教学改变原来那种“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材料,用同样的实验方法,经历同样的研究过程,面对同样的实验现象,思考同样的问题,得出相同的结果”的现象,转变为在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鼓励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实验方法,经历不同的研究过程,面对不同的实验现象,思考不同的问题,得出仅可能多的不同的结论。
教学评价由 “单元”转向“多元”。具体体现在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评价角度、评价时间选择、评价者的多维度化。实践证明: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都是优秀的评价方式。
(5)课程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进一步教学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①汇编鄞州教师的教案集,提供教学参考。如:
·20xx年8月,编成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汇编》(53页),包括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淀粉六单元20篇教案。9月上旬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2月,编成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汇编》(83页), 包括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六单元27篇教案,以及《科学》三下册的内容结构和主要特点分析。2月底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8月,编成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集》(67页),包括生命物体、冷与热、天气、磁铁、声音五单元26篇教案,每个单元教案前都有单元分析。9月上旬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1月,编成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集》(113页),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单元31篇教案,每单元教案前都有单元分析。2月份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7月,编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编》(138页),包括生物与环境、在阳光下、材料、健康生活四单元43篇教案,每单元教案前都有单元分析。9月上旬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1月8日,编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集》(106页),包括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四单元32篇教案,每单元前都有单元分析。2月份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20xx年6月,编成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64页), 教案28篇及单元分析。8月底分发到各校,供教师教学参考。
②汇编鄞州教师的案例、论文集:
·20xx年12月,汇编《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材料集》,其中“学习与实践”19篇,“理解与悟化”14篇。
·20xx年11月,汇编《科学教学论文集》,内容包括《科学教学要“四心”相通》等27篇。
·20xx年6月,汇编《科学教学资料汇集》(一),内容包括《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策略》等24篇,从“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探究活动的把握”、“协作实践能力的训练”、“评估方法”等四方面汇编。
·20xx年6月,汇编《科学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集》(一),内容有《避免科学思维的“跳跃”》等教学案例7篇,《科学探究源于猜想》等教学反思7篇。
③汇编鄞州学生的作品集:
·20xx年12月,《鄞州区小学生探究性种植活动成果集》,内容包括“小学生探究性种植活动概述、学校劳动教育花絮、凤仙花种植、研究情况统计表、部分学生小论文31篇”。
·20xx年11月,汇编《鄞州区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作品集——种植饲养专辑》,入选的学生作品:种植类21篇,饲养类22篇。
·20xx年12月,《鄞州区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成果集》76篇。
(6)形成了有效的课程管理网络,实现区、片、镇、校四级联动机制。
·组建科学中心组(区)。从全区优选8至10名业务与组织能力均出色的科学骨干教师,组成科学中心组,与科学教研员一起,承担科学新课程的理论与业务辅导工作。该组织成员汇编资料、促进交流、组织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资料匮乏的实验初期,中心组发挥着‘指路明灯’的作用。
·建立镇乡协作组(片)。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促进交流与合作,自xx年8月份起,将鄞州区的23个镇乡划分成6个科学协作组,每一组由4个镇乡的科学骨干教师组成,安排一名科学中心组教师任组长,轮流在组内镇乡组织一月一次教研活动,鼓励广大教师前来观摩学习。
·完善镇乡教研组建设(镇):在以往教研组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教研组长负责制,以镇乡为中心,两周一次开展科学教研活动,落实与反馈科学教学实验的进展情况。年终以镇乡为单位,评比区级优秀教研组。
·重视学科教研组建设(校)。学校正常有序的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质量维持和发展的保障,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定期进行教学五认真检查,交流课研讨,随堂听课、评课活动,有利于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刺激上进心,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机制上,区级的科学中心组指导镇乡协作组,镇乡协作组又能指导镇乡教研组活动,镇乡教研组又能为学校的学科教研组指引发展方向。易于将科学总课题组、课程專家的意向、理念传达到各校。在行动上,各级组织又都有各自的自主活动空间,互不干涉,易于课程研究趋向个性化、多样化。在实践的反馈上,易于收集各类研究信息,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诊断与纠正。这样以区、片、镇、校四级联动的方式,推进研究的深入发展。实践证明,这套四级联动机制对推进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科学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课题研究的一些思考
(1)重视队伍建设,建立本土化的运作机制,是教学与科研成功的保障。
①队伍建设。教学需要有心人,科研需要热心人,需要勤于钻研毅力、善于反思的意识、爱生如子的热心、顾全大局的胸怀、乐于动笔的习惯。在组织科研队伍时,参与研究的教师对待教学与科研的态度至关重要,将热心教育的教师吸收到科研队伍中来是重要前提。
②运作机制。教学、教研、科研活动的进展,需要学习与指导、互助与合作、实践与反思,创设适于地方特色的管理运作机制,易于在教师中取得共识,构建民主、和谐的交互平台,促进宽松的研究氛围的形成。鄞州区的区、片、镇、校四级联动机制是课题管理与教学研究的好途径。
(2)科学新课程的推行,需要有一个推进过程。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如基层教师能积极吸纳,并运用新理念开展教学实践,课程改革也就成功了。但要使教师从初次接触走向熟练运用,需要有个过程,可以归结成一下四点:
①转变观念阶段,多学习新理念。可由專家介绍、自主学习、心得交流、教师培训等方式取初步认识;通过听示范课、观摩课、看教学录像,结合新理念说课,加深印象。
②教学模仿阶段,多看听说评课。课堂教学是新理念、新方法的试金石,70%以上的教师是通过模仿才认可新思想、新方法的。所以,新课程推行初期,可供教师学习借鉴的教学录像、资料越充足,课程改革成功的机率也越大。而事实恰恰相反,我区参加课程实验的第一年,可供教师借鉴的资料少得可怜,只有课程标准与教科书。这时,我们组织区内科学骨干教师利用假期相继汇编了8册《科学课教案》、8册《学生实践活动手册》,人手一册,新学期初,分发给全区科学教师;又频繁组织区级、片区、镇乡教研组科学课教学交流活动、上课、说课、评课、反思,让全体科学教师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感悟,在感悟中应用理念,终于渡过了关键的第一年。
③应用深化阶段,引入激励机制。教师通过一至二学期的新课程教学,基本掌握了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教学方法,如何进一步活用教法,深化课堂教学的研究,科学优质课评比、教坛新秀评比是良好的激励途径。其评的过程本身是学习深化应用理念的过程,评出的教坛新秀又易于辐射榜样的力量,成为他人学习的楷模,再次推动理念与教学现实的结合。
④总结提升阶段,多反思多交流。约一至二年后,许多教师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与失误的体验,此时正是动笔的好时机,通过写总结、论文、教学案例等方式,诉诸笔端,编成文集,提供相互交流学习,能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本课题组相继汇编了《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材料集》、《科学教学论文集》、《科学教学资料汇集》(一)、《科学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集》(一)等鄞州教师的专辑,供教师学习借鉴。区教科室还组织了“走向新课程”、“我与新课程”等征文活动,并将参赛文章登在鄞州教育科研网上。
(3)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辅助科学教学,是学生培养的好途径。
科学教学综合性的特点,标志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趋势,因而导致培养途径多面化,教学载体的多样化。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与研究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如:学校里的各种仪器设备、网络信息、图书音响、花草树木,社会上的工厂企业、广场店铺,家庭中的电器设备、生活用品,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好素材,增进学生锻炼实践的机会。
(4)对科学教材提些值得商榷建议。
①材料准备有难度,课前准备紧张,课后整理费时。从当前的学校情况来看,要备足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全部材料,难度很大;虽然已有配套的实验材料可订购,但对有效开展探究活动来说,是杯水车薪。当前许多地方科学教师的工作量大,兼课教师多,日常课前准备材料时,心有余、力不足的多,科学探究活动有时常因材料不足而大打折扣。建议:课改是个系统工程,能否涉及更多的配套工程。如科学课人事编制、课时工作量设置等。
②全面评价学生,操作有难度,尺度把握难。虽然现在对新课标中的评价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但是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案还未见踪影,各地都是自己摸着石子过河,有瞎子摸象之感。情感素养方面的评价量化,难度较大。
③教材活动设置,个别内容可考虑调整。如:三下册动物单元20页“说说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由于课堂上的强光、振动的环境不适应蜗牛活动,蜗牛一般不会在课堂吃食物。“蜗牛吃食物的观察”一节内容,可安排在课外,让学生在家里完成。第22页的蜗牛爬行比赛活动是一个有趣的近乎游戏的活动,同时又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但蜗牛赛跑活动在课堂上开展有困难,因为几只蜗牛不一定会同时爬行,比赛很难体现‘公平’。所以蜗牛爬行也可安排在课外,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家里静俏俏地进行……
如果觉得《小学科学教材区域姓实验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教育管理 - 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Copyright © 学习资源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页提供小学科学教材区域姓实验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