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飞速资源网范文中心总结报告经验交流乡镇改革开放三十年概况

乡镇改革开放三十年概况

飞速资源网| http://www.ff70.com |经验交流|人气:234次| 06-23
乡镇改革开放三十年概况

**乡地处县城西南5公里处,东邻**镇,南连**镇,西接**镇,北邻**乡。县道**公路横贯全乡,交通便利。境内海拔在1680—2800米之间,三面环山,中部平坦,东南部属二阴山区,西北部属干旱山区,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9摄氏度,无霜期125天左右,正常年景降雨量在381毫米左右。境内有水库1座(***水库),**河

贯穿全乡,全长30余公里,自西向东汇入古浪河。辖区地处干旱、冰雹、霜冻、病虫害等多种灾害并发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全乡辖**、**、**、**、**、**、***个村,*个村民小组,*户,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行政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人左右。耕地面积*万亩,其中,山旱地*亩,水浇地*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主要农作物与经济作物有小麦、啤酒大麦、豆类、油菜籽和洋芋等,是典型的农业乡镇。

**乡西南部山区气候温润,草场资源丰富,非常适宜发展养殖业。矿产资源以石灰石为主,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大。境内历史人文景观久负盛名,其中*山以风景优美、以其山高、树多、花香、境幽而最为闻名,特别是其山腰有辽、西夏时著名的*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据说鼎盛时期有寺僧千人,文武各半。与之相邻的冰峡,山顶融化的雪水流经此处结成冰块,终年不化,形成一道美丽的自然景观。

乡政府驻地**村*组,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信息服务中心。乡党委、政府下设*个党支部和人民武装部、党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农技站、农经站、兽医站、农机站、林业站、文化站、司法所、财税所等机构,共有干部职工*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人;公务员*人。

建设成就

三十年前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集体设施严重匮乏,群众温饱问题未解决,居住环境破烂不堪……。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从经济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到“三农”决策到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善抓机遇的**人民闻“机”起舞,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培植经济新亮点,打造发展新优势,使**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主要指标稳步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增收问题高度重视,对农业投入不断增加,经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到20xx年底,全乡实现生产总值2650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393万元,工业增加值11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55万元),是1978年的19.7倍;农村固定资产1250万元,较1978年增长 %;人均纯收入达到1235元,比1978年增加1141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29.1万公斤;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1.36%,比1978年提高了21.36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了4.92‰,比1978年降低了4.02个百分点;个体工业发展到了22家,实现产值469万元;个体工商户发展到了53户,实现销售总额798万元;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增加到了5631.6千瓦;农用车辆(大中型、四轮、手扶拖拉机、农用汽车)增加到了1614台(辆);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7748亩;化肥施用量由1978年的340吨增加到了2625吨;农村用电量由1978年的24.6千瓦小时增加到了约42万千瓦小时;通电、通信覆盖面分别达到了100%和85%以上;电视普及率达到了95%。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效益明显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乡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走农业产业化路子,大力调整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型农业。目前,全乡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其中:洋芋6012亩,优质小麦4500亩,双低油菜800亩,优质啤酒大麦5000亩,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1000亩,优质豆类7500亩,粮、经、草比例达到了5:3.5:1.5,既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又发挥了规模效益。

长期以来,畜牧养殖业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和养殖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群众的养殖积极性非常低。为进一步扩大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促进全乡经济全面发展,**乡始终把畜牧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抓,大胆探索走种养结合,以农养牧,以牧补农的路子,不断加大政策引导、科技指导、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从改变传统的喂养模式、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力度等方面逐步把畜牧养殖业推上了规模化发展轨道。经过不懈努力,全乡规模养殖户现已达665户,牛、羊、猪饲养量达18843头(只),较1978年增长37.5%, www.ff70.com (www.ff70.com)总出栏11878头(只),畜牧业生产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路子,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近2年,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乡立足本地光、热、水、土自然条件的实际状况,在大力推广地膜种植为主的旱作农业,为增加群众收入开辟新的途径的同时,在条件适宜的川区四村开始重点发展食用菌栽培为主的高新技术 “定单”农业,20xx年建成食用

菌种植大棚85座,每棚占地0.5亩,当年平均实现产值8400多元,净利润6000多元,相当于常规小麦种植40亩的收入,用水量只有小麦的1/6,实现了节地、节水、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今年,又落实土地200亩,计划在西山堡村通过整村推进的方式集中资金、人力、技术,新建日光温室250座,建设食用菌示范园区一处,初步形成一个“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发展后劲得以夯实。

为真正实现优化环境、提升形象,服务经济、惠及群众的目标,**乡适时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力时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招商引资,采取政府投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百业兴,路为先”,公路畅通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以前,全乡除县道**公路是三级砂石路外,通往各村、组的道路几乎都是窄小的泥路,一到下雨下雪就成烂泥路,想出去也难行,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对此,**乡抢抓机遇,积极争取申报基建项目,在上级交通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先后投资*万元,建成**、**、**、**等*条砂化通村公路,全乡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公里,有效解决了*个村,*个组,*户、*人行路难的问题,使全乡原先落后的交通状况得以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的交通框架初步形成,为全乡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全乡大部分村人畜饮水困难,日常用水非要靠肩挑车拉,一遇干旱年份更是雪上加霜。缺水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更重要的是制约着全乡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渠的建设,**人民就开始了征服自然改造水的历史。几十年来,虽然历届党委、政府在各个阶段的工作思路各有侧重,但兴修水利保生态的工作思路却始终贯穿其中,全乡干群充分利用柳条河有限的水资源,不断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 万元,先后在**村、*村、*村组织实施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新修、维修渠道 公里,使全乡渠道达到了14条,37.1公里,其中干渠1条,22.1公里,支渠13条,15公里;建成集雨节灌水窑 眼;平整田地 亩,使**、*、*新增灌溉面积 亩;并修建拦洪坝、防洪墙 处 米,泄洪桥 座,沿河护堤 米,进一步夯实了全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难这一现实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乡党委、政府具体组织下,*眼“母亲水窖”、“121雨水集流工程”的顺利建成;*年,*至*公里人畜饮水管道的成功铺设,解决了*村*余人的饮水困难;投资*多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即将进入组织实施阶段。有水则兴,人畜饮水工程的逐步实施,使全乡长期受到困扰的症结得到了解决,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存条件。

——生态治理成果进一步加大,环境逐步改善。

从2000年开始,为改变全乡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乡党委、政府切实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减轻生态压力的根本出路狠抓落实。从20xx年到20xx年,全乡在*村共退耕还林11176.3亩,荒山造林384亩,每年向该村发放粮款补助178.8万元,亩均160元,使该村542户,2444人直接受益,1000多剩余劳动力得到解放。目前,该村已成为全县唯一的整村推进退耕还林万亩村。在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同时,建立了1个义务植树基地,并充分调动群众、学生等各方面力量大搞“四旁”义务植树,不断加大荒山造林力度,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以绿化促林业,以林业促农业,以农业促经济发展的目的。

——移民搬迁和劳务输转成效显著,生存环境进一步优化。

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微薄的农业收入只能勉强解决吃饭问题,群众生活相当困难,甚至出现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状况。对此,**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让人走出去,把钱拿回来”的战略部署,切实把劳务输转和移民搬迁作为缓解生态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创新劳务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对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和务工常识的培训,采取组织引导和群众自谋相结合,季节性和长年外出务工相结合,定点和多地输转相结合,移民搬迁和劳务输转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组织劳务输转和移民搬迁,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0年开始,全乡已向省内外移民搬迁*户*人,每年向外输转劳动力6000多人次,劳务收入达1800多万元。劳务经济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42.5%。实现了山区群众生存生活环境的改变,人口压力得到缓解,生存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全乡在努力改变输转人员结构的基础上,正逐步实现劳务输转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管理性的转变,这将极大的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在劳务市场的竞争优势。

——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乡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加快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教学软硬件建设水平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全乡始终把教育同人才兴乡,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结合,积极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大“两免一补”的贯彻落实力度,“两基”工程顺利达标。截止目前,全乡共有学校12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村完全小学11所,在校生3023人,专职教师110人,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和96.6%,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3%,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 %和 %。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建成乡级卫生院1所,卫生所7个,个体医疗机构发展到了 个,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0.5名,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始终坚持“老有养、少有教、病有医”的民生理念,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乡参合率和合作医疗基金征收率均达到了100%。奖励扶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大病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对象、困难优抚对象全部得到及时求助,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改善,贫困人口明显下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实施群防群治,并在全乡各村、各单位深入开展了“创建平安**”活动,全乡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深入宣传贯彻《信访条例》,配备了各级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统一领导、部门协作、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各抓其管的信访格局初步形成。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年与各类治理对象签订责任书,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新突破。多年来,全乡一直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常抓不懈,使全乡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1.3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了4.92‰。

——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党的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乡党委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组织、制度、作风上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建立了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巩固“五个好”党委建设成果,创建县级“五个好”党支部 个,新建高标准村级阵地 个,积极组织开展了“双培双带”富民工程、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和党支部和党员承诺制,不断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扎实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乡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它不仅使**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而且使**乡在自力更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前进道路上,总结学习到了不少宝贵经验。发展进取的**乡,将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建设基础、调整结构、培育特色,主攻特色产业培育、移民搬迁、劳务输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线,全面推行以日光温室建设为主的阳光产业,以地膜洋芋为主的旱作农业,以啤酒大麦、豌豆和小杂粮为主的优质经济作物,以猪、牛、羊、鸡为主的规模养殖业,以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基地发展、劳务移民为主的劳务产业,加强以人饮工程、乡村道路和村容村貌改善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民生存方式的变革、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农民素质的变革。


如果觉得《乡镇改革开放三十年概况》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广告联系|管理下载|游戏下载|公文中心|驾驶考试|电脑教学|教育教学|名言名句|网站地图|热门专题
Copyright © 资源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页提供乡镇改革开放三十年概况,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